行唐县科学技术协会主要职能
行唐县科学技术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点:科学技术普及:组织科普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向广大干部和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先进技术。青少年科技教育:着重开展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活动,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与创新精神。
首先,负责科研项目的计划制定和管理,确保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参与科研成果的鉴定和验收工作,对于有价值的创新成果给予奖励,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同时,科技局致力于新技术的推广,通过科技信息服务,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普及到社会各层面。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地震监测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行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法规贯彻: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确保这些政策在本地区的正确实施。 质量管理: 制定并执行质量振兴计划,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动质量兴市活动。
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如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协调各方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等,以推动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
行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确保政策在本地区的正确实施。在质量管理上,行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执行质量振兴计划,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动质量兴市活动。
行唐的特色经济
1、行唐县以其独特的“两红一白”经济特色享有盛誉,其中包括红枣、红薯和乳品产业。红枣产业历史悠久,拥有13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0万亩,红枣专业市场是北方最大的红枣商埠,加工企业众多,产品种类丰富,如脆枣、红枣果脯等,多次在国内外展会上获奖,被誉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
2、行唐县总面积为1025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共有330个行政村。全县人口约42万,主要经济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地貌特征 行唐县地形复杂多样,包括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整体呈现出“五山二坡三分田”的特点,境内最高海拔为960米。
3、经济特点:农业为主,特产丰富,包括小麦、棉花、马铃薯、红枣等,同时拥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此外,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等。历史文化:行唐县历史文化悠久,是北方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古长城、南江古乘、定州大佛寺等众多历史遗迹。
4、行唐县以其独特的特色产业闻名,其中“两红一白”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红枣产业源远流长,已有2500多年历史,品种繁多,如墩子枣、长枣等,种植面积60万亩,产值超过3亿元。红枣专业市场在口头镇建立,拥有600多家加工企业,产品包括脆枣、红枣果脯等。
5、年秋,属察哈尔省建平区。秋后改河北省建制,划归定县区。1954年,属石家庄地区。1958年行唐县和新乐县合并为新乐县。1961年12月,新和新县分家。1962年,行唐县恢复。1970年,石家庄地区改称石家庄地区,属唐朝管辖。1993年撤销石家庄地区,行唐县隶属石家庄市。
6、红枣产业行唐红枣历史悠久,最早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有墩子枣、长枣、玉女红、金丝枣、玉城脆枣、甲壳素红枣等13个品种。行唐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常年产量为8000万公斤,产值3亿元以上。
行唐县林业局领导分工
1、行唐县林业局的领导团队由五位核心成员构成,其中包括一位局长和四位副局长。赵建才担任局长和党组书记,全面负责林业局的各项管理工作,他主要关注林业生产的推进、技术推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植物检疫、苗木调运、基层林业站建设、育苗,以及林业系统的党务工作。
2、行唐县龙州镇领导分工如下:宫国恩:担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龙州镇党委书记,全权负责龙州镇的各项工作。屈中敏:作为党委副书记、镇长,协助书记全面工作,主要负责政府工作。王林鹏:担任人大主席,负责人大工作,同时主管老干部工作,主抓五街三关的环境卫生。
3、行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成员分工如下:局长王文秀:全面负责局内的各项管理工作。副局长秦高粱:主要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以及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的管理工作。挂职副局长马会杰:主要协助局长处理食品安全相关事务。主任科员李军华:专司纪检监察工作,并协助局长管理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