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的地域环境
1、宁夏银川的地域环境综合分析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银川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处黄河上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
2、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是一个兼具现代化与民族风情的城市,以其宜人的居住环境和适宜创业的氛围而著称。 银川位于中国西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日夜温差较大,这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宁夏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是银川,其次是吴忠。以下是具体分析: 银川:水资源丰富:银川位于黄河冲击平原,水资源相对丰富,使得该地区成为西北的鱼米之乡。地势优越:银川背靠贺兰山,贺兰山连绵四百多里,最大限度地阻挡了西部强风气流携带的风沙,使得银川在西北黄沙漫天的环境中独善其身。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1、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如下:初创阶段:1964年:公司作为原冶金部304厂和青铜峡铝厂的筹备工作开始。1970年:一期工程正式投产,采用80kA上插自焙阳极电解技术,年产能达到6万吨电解铝。技术升级与改造:1994年:为适应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公司对一期工程进行改造,产能提升至5万吨。
2、初创与发展: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12月26日。自1970年正式成立以来,公司秉持锐意改革、科学管理的发展理念,不断壮大。荣誉与成就:至2006年,公司已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第300位,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第464位,以及中国有色工业企业的前列。
3、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辉煌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艰苦创业,产能飞跃: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自1974年成立以来,产能从最初的3万吨增长到近55万吨。公司发展出阳极、阴极等碳素制品和铝深加工能力,涌现出众多国家、省部级劳动模范,如康义、刘孟祥等,他们的忘我劳动书写了辉煌的劳动赞歌。
青铜峡水电站水电站简介
1、青铜峡水电站是一座位于黄河中下游的综合性水利枢纽,以下是其简介:位置与功能:青铜峡水电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河中游青铜峡谷口处,是宁夏地区一座集灌溉、发电、防洪、防凌和工业用水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
2、青铜峡拦河大坝的核心地位青铜峡拦河大坝是这一区域最著名的工程标志,具有多重意义:工程价值:作为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它是黄河上第一座闸墩式水电站(1958年开工,1967年发电),坝高47米,坝长697米,兼具灌溉、发电、防洪等功能。
3、类型与位置:青铜峡水电站是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河中游青铜峡谷口处。设计特点:该水电站设计独特,融合了8台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与7孔溢流坝的布局,发电机组与溢流坝之间错落有致,厂房采用半露天式结构,增添了一份美感。
青铜峡水电厂水利枢纽的设计和施工
1、青铜峡水电厂水利枢纽的设计和施工起源于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该报告确定了第一期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的计划。这一计划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旨在建造水坝,使水位提升5米,但不进行发电;第二期则计划提升水位至5米,并安装5万千瓦的发电设备。
2、青铜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如下:总体布局:挡水建筑物前沿总长5985米,包括副厂房坝段、溢流坝与闸、挡水坝段、泄洪闸坝段和右岸挡水坝段。主要组成部分:坝体:作为挡水结构,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闸墩厂房:采用半露天设计,每个闸墩内置1台竖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
3、建设历程与装机容量: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始于1958年8月,1968年首台机组开始发电,到1978年全面投入发电,1993年又新增了一台机组。整个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30.2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达到15亿千瓦时。
4、作为黄河第一期开发的重要工程,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历程颇为瞩目。它始于1958年8月,第一台机组在1968年开始发电,到1978年,所有8台机组全部并网运行,总装机容量达到30.2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达到了惊人的15亿千瓦时。